2021年年中,某品牌被曝新车座椅发生大量锈蚀的案例引起轩然大波。刚提没几天的新车,座椅骨架就发生了锈蚀,消费者难免接受不了。那为什么新车就会发生锈蚀呢?
究其原因,是造车时未对座椅骨架进行防腐处理。座椅骨架如未采用任何表面防腐处理手段,空气中水汽等腐蚀介质一旦接触便会发生锈蚀。那么行业内座椅骨架防腐性能到底如何呢?通过调查10万元以下、10万-20万元及20万-30万元不同价位30余款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发现,大部分座椅骨架都无任何防腐处理,且售后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客户抱怨、投诉。
调研数据显示,10万元以下、10万-20万元及20万-30万元绝大部分车型座椅骨架是没有进行任何防腐处理的,只有个别会对消费者易观察的骨架外漏部分进行相应防护。30万以上高端车大部分座椅骨架都有电泳等防腐处理,有效的避免座椅骨架产生锈蚀的风险。
那么其他低可见区域零部件表现如何?驱动轴球笼所在区域为汽车底盘区域,需车子举升起来才能看见,主机厂通常将其定义为低可见区域,调研10万元以下、10万-20万元及20万-30万元不同价位20余款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发现,大部分驱动轴球笼都无任何防腐处理,且售后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客户抱怨、投诉。
调研数据显示,10万元以下、10万-20万元及20万-30万元大部分车型驱动轴球笼是没有任何防腐处理的,个别会对球笼进行喷漆处理,从而提升防腐性能。目前,30万以上高端车大部分驱动轴球笼有防腐处理,少部分车型驱动轴球笼仍未进行防腐处理。
下图为部分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驱动轴球笼锈蚀反馈照片
车身及零部件的区域划分
主机厂基于消费者感知程度、顾客期望对车身及零部件进行区域划分,划分为高可见区域、中可见区域及低可见区域,针对三种区域特征采用不同防腐手段。对于消费者不易观察的区域或对整车性能影响较小的零部件,主机厂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量,会不做防腐处理。
低可见区域的防腐控制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品质及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防腐性能作为衡量汽车质量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受到消费者强烈关注,汽车锈蚀不仅影响汽车美观,还会产生因为锈蚀导致的功能问题,对消费者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一些低可见区域零部件如座椅骨架、驱动轴等零部件,新车就产生锈蚀,尤其高端车实在难以接受。其实,座椅骨架可选用防腐性能更好的材料,如镁合金;或者采用电泳处理。座椅骨架设计完成后通常选用盐雾试验、循环腐蚀试验或者整车强化腐蚀试验进行提前探测座椅骨架耐腐蚀性能,通过控制不同试验时间、循环数等参数模拟消费者实际使用年限,避免锈蚀问题发生。
如今,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集外观、机动性、经济性、电子性以及娱乐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载体,因此主机厂即便是基于座椅骨架、驱动轴球笼锈蚀不会影响功能、成本提升等因素的考量对座椅骨架、驱动轴球笼等低可见区域零部件不进行防腐处理,也应事先做好充分的理论验证,并进行相应的宣传与科普让消费者接受。若消费者无法接受,单纯的因座椅骨架、驱动轴球笼等零部件属于低可见区域而不进行防腐处理,最后导致新车锈蚀的现象,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此外,主机厂也应转变观念,更多关注消费者的感受,逐步提升整车质量,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汽车工艺水平,包括低可见区域零部件的防腐性能,如座椅骨架、仪表板加强梁的零部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信任的桥梁,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理性化,从而推动汽车行业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底盘技术中心 关善元
声明:本文所用图文、视频等信息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经核实后作删除处理。